热门搜索:
5、生产方法,精制法以生产沉淀硫酸钡过程中副产的浓度为4%左右的硫化钠溶液为原料,用泵打入双效蒸发器蒸浓至后,进人搅拌罐脱铁、除碳处理后,用泵打入蒸发器(用纯镍材制造)蒸发碱液达到浓度,送到滚筒水内冷却式制片机制成后,经筛选、包装而得成品。
注意事项
侵入途径:吸入食入。
呼吸系统防护:一般不需特殊防护,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。
眼睛防护:可采用安全面罩。
防护服:穿防腐工作服。
手防护:戴橡皮胶手套。
皮肤接触: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若有灼伤,就医**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,或用3%硼酸溶液冲洗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
食入: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。立即就医。
灭火方法:雾状水、砂土。
其它: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硫化钠又称臭碱、臭苏打、黄碱、硫化碱。硫化钠为无机化合物,纯硫化钠为无色结晶粉末。吸潮性强,易溶于水。水溶液呈强碱性反应。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。故硫化钠俗称硫化碱。硫化钠水溶液在空气中会缓慢地氧化成硫代硫酸钠、亚硫酸钠、硫酸钠和多硫化钠。由于硫代硫酸钠的生成速度较快,所以氧化的主要产物是硫代硫酸钠。硫化钠在空气中潮解,并碳酸化而变质,不断释出硫化氢气体。工业硫化钠因含有杂质其色泽呈粉红色、棕红色、土黄色。比重、熔点、沸点,也因杂质影响而异。
在酸中分解而发生硫化氢。在空气中潮解,同时逐渐发生氧化作用,遇酸生成硫化氢。[2]
受撞击、高热可爆。遇酸出有毒硫化氢气体,无水硫化碱有可燃性, 加热排放有毒硫氧化物烟雾。[2]
健康危害:该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,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。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。[6]
危险特性:受撞击或急速加热可发生爆炸。遇酸分解,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。[6]
燃烧(分解)产物:硫化氢、氧化硫。[6]
急性毒性:LD50820mg/kg(小鼠经口);950mg/kg(小鼠静注)。[6]
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:2Na+S=Na2S